近日,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“开心驿站”创新推出“心灵栖息地”学生心理自助区域,旨在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的局限,主动走近学生,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。经过一周的试运行,该区域凭借轻松、安全的氛围和多样的活动形式,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,成为他们午间调节情绪、缓解压力的新选择。
创新模式:心理委员引领,班级轮流体验
区别于传统的被动等待咨询模式,“心灵栖息地”采取主动邀请的方式,目前在初一年级试点运行。每天12:30~13:30,各班两名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带领本班六名学生进入自助区域体验。这种以班级为单位、由同伴引领的轮值制度,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参与门槛,让心理服务更自然地融入同学们的日常。
展开剩余64%多元空间,自主表达与放松
“心灵栖息地”自助区域内精心设置了多个功能区,满足学生不同的减压需求。其中,“心语墙”提供匿名心事本和便签,供学生书写心情与烦恼,定期更新主题;“绘画吧”配备画笔、纸张及曼陀罗涂色纸等,让学生在色彩与线条中疏解情绪;“阅读角”陈列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等通俗心理学读物及减压指南,拓宽学生认知;“手工区”则提供拼豆、轻黏土、幸运绳等材料,学生们在动手创作中专注当下,释放压力。
首周反响积极,减压效果初显
“心灵栖息地”运行的第一周,已接待了多名初一年级的学生。从值班记录和学生反馈来看,活动参与度高,学生们在区域内能放松投入各项活动。手工创作和曼陀罗涂色等活动受到青睐。许多学生表示,午间短暂的停留有助于放松身心,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下午的学习。心理委员在组织和服务过程中也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持续探索,打造心灵港湾
“心灵栖息地”项目是九江田中心理咨询室从“被动等待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。通过营造一个开放、包容、无压力的环境,让同学们了解:面对日常压力和情绪波动,可以主动寻求资源进行自我调适,同伴和老师始终是他们的支持者。该项目将持续开展,心理咨询室也将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内容。
“心灵栖息地”的出现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来源: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
发布于:北京市佳禾资本-杠杆配资开户网-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-股票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